刚在一五一十上看到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80后、90后的独立人格的问题,这里转的是其中关于批判精神方面写得比较好的一段。

门不相信任何权威,包括不愿意听从长辈、老师、领导、前人、书本……的教诲,甚至将它们统统扫入谬误之列,就算有独立人格,就算有批判精神了吗?假如真是这样,那所谓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似乎也太廉价了点,遇事只要大喊一声“我反对”就行了。假如真是这样,学贯中西的陈寅恪先生认为必须“用生命来争”的东西,当年那些敢于将孔夫子陵寝掘地三尺的红卫兵小将身上倒是个个都具备。

在我看来,这不仅是简单的青春期逆反心态,而是我们这个自诩“进步”的时代的整体病征。怀疑和否定一切前人和权威的教诲,将它们一股脑儿贴上“愚昧”、“伪善”的标签,已是这个时代最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可是说起来非常奇怪的是:充满怀疑精神的我们却从来不会哪怕是稍微怀疑一下我们自己,仿佛我们头脑里的那些“正确观念”是生来就有的;仿佛舍此时、此地之“我”,其他一切都是错误。

千万不要误解,我一点都没有鼓吹对前人和权威采取盲从态度的意思。事实上,我恰恰认为,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思考,对前人和权威一概采取否定和拒斥态度,只不过是一种新的盲从而已。并且,它很可能比传统的盲从更加不足取。因为过去的人尽管盲目,但他们至少还信一些什么,前人留下来的东西中当然不乏糟粕,但真理的成分必定也存在。而新的反方向的盲目则直接将人引向虚无。

这篇文章是写给青年朋友的,我因此很愿意在文章最后与大家分享一点我个人在多年来的精神探索中形成的对什么是真正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看法。在我看来,怀疑和批判精神是人身上最值得珍视的精神资源。但这个问题的重点不在于你怀疑和批判了没有,而在于你怀疑和批判了什么?我自己从来不会认为某一位古代先哲所说的话都是绝对真理,当然我一般也不会认定它们都是绝对谬误。我总是更多地希望去体悟和理解他为什么以及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说那些话的?这句话在他那个时代(社会环境)的意义与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环境)有什么相同点和区别?后人对他们的评价又是如何形成的?……

因此,对任何人针对任何具体问题发表的结论性的观点——他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为应当怎样?……我通常看得很轻,但对他为什么会、以及经过那些过程得出这个结论的?我格外地看重,并往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还原真相、反复推敲、比较和思索。因为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不仅真正地理解了一种思想,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一套看待和理解问题的方法。

在我的眼里,判断一个年轻人是否具有独立思想,与他发表的观点是标新立异、耸人听闻还是平淡无奇、中庸陈腐关系不大。我更关心的是:这些观点是不是真正经过他自己大脑的深思熟虑?更进一步,他是不是已经形成了一套依托于现有可靠知识的属于他自己的稳定的思维架构?

真正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需要人们为之付出持续的艰辛努力,而且,它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各种外在力量——如权力的挤压、金钱的诱惑——的强大侵蚀,正如电影《蜗居》真实地展现给我们的那样。但归根结底,一个人的命运之路并非由外部环境、而是被内心召唤塑造的。对人性具有深刻洞察的儒家哲学认为,每个时代、每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通过自我努力提升为君子的潜在可能性,但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社会中,君子永远只是少数。我想,真正的独立精神也同样寥若晨星。

写于2010年1月25日凌晨,发表于2010年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摘选于:《80后、90后的独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