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生活,关注互联网。
华为新员工入职时信息安全保密手册
附录三:信息安全案例汇编
(一)公司信息案例汇编
1私自转借工卡
【事件描述】2004年5月,深圳总部某安全岗值班员在对进出人员卡证佩戴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一名佩戴华为正式工卡的人员与工卡上照片不符,当即求助相关部门对该工卡的真伪进行鉴别,同时要求当事人配合安全岗进行调查,并报行政管理部处理。
经查,该佩戴华为员工工卡的人员为固网产品线的外协文员,因自己的临时通行证没有在生产中心通行的权限,所以借用华为员工工卡通行。
【违规等级】四级
【事件描述】2004年8月,公司某部门员工接待一名供应商进入研发区域,在接待过程中,该员工私自将工卡借给供应商,让其独自到机要室拷贝资料,供应商随身携带的U盘也未在门岗登记,直接被带入了研发办公区域。
【违规等级】三级
【事件点评】工卡是公司员工的身份证明,只限于员工本人使用,是不允许私自转借的。它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形象和安全,而且还关系到员工本人的切身利益。另外,临时出入公司的客户、供应商等人员,接待人员需要全程陪同。需要注意的是,在接待过程中,接待人员是要对来访人员的所有信息安全行为负责的!
2未升级防病毒软件造成网络瘫痪
【事件描述】2006年初,某员工到一外研所出差。该员工计算机安装的防病毒软件为Norton 7.6版本,且病毒库版本为05年9月,未及时升级到Symantec Antivirus 10企业版并实行集中管理,导致无法查出病毒。在外研所办公期间,由于该员工的便携机携带了病毒并且该病毒自动向网络发送大量数据包,数据流量大大超过日常办公时的流量,导致外研所网络服务器CPU过载,网络瘫痪达1小时之久。给外研所的办公带来较大影响。
【违规等级】三级
【事件点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据《InformationWeek》研究部和埃森哲咨询公司(Accenture)合作进行的第九年度“全球安全调查”显示,在所有受访者当中,有57%的美国公司在过去一年中曾遭受病毒攻击,34%曾受到蠕虫的攻击!这些数据足以提醒我们每位员工一定按照公司要求,及时安装杀毒软件并执行集中管理,防止这类事故的再次出现。
3违规安装非标软件,影响公司网络
【事件描述】2003年5月,技术支援系统某员工未经批准,私自在其便携机中违规安装Sygate软件,结果在公司网上无意启动了DHCP服务,影响了公司网络的正常运行,使得该员工所在代表处的网络瘫痪达2个小时之久。
【违规等级】三级
【事件描述】 2006年2月份,在信息安全例行检查中,发现供应链某业务部一位员工未经批准私自从外网下载了并安装了危及网络安全的违规软件Ethereal。
【违规等级】四级
【事件点评】安装违规软件是公司员工最典型的信息安全违规行为之一。尽管公司一再重申相关规定,但仍有个别员工无视这些规定的存在。一些违规软件(如Wingate, Sygate等)可能会影响公司网络正常运行,而诸如Ethereal、NetXray、Sniffer等软件则会危及公司的网络安全。请各位员工遵守公司要求,安装符合公司标准的应用软件。
4违规使用USB
【事件描述】全球技服某员工未经允许,私自使用优盘拷贝便携机上的资料,准备复制到家中的私人电脑中,其中包括部分公司保密资料。此事随即被网络安全部查获。
【违规等级】三级
【事件点评】公司明文规定,因工作需要使用USB是可以的,但需要申请。而未经批准,私自使用USB的话,一经发现,就会被严惩。
5私拆硬盘刻光盘
【事件描述】2006年4月27日,北研所某员工利用工作之便,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私自撤除计算机封条,取出硬盘带到外面进行光盘刻录。
【违规等级】一级,辞退
【事件点评】私自拆除硬盘,流失的文档包含着公司各位员工的血汗。我们辛辛苦苦才收获到这些粮食,切记不可让别人随随便便就偷走。各位员工如果发现有人盗窃公司信息资产,一定要挺身而出,保护大家的利益,也保护自己的利益。
6计算机密码管理不善造成泄密
【事件描述】2006年3月,供应链管理,离开工作岗位而又有外部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未手动锁定电脑,存在信息泄密的风险;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两名员工趁我司员工不在场,多次私自使用公司电脑。
【违规等级】四级
【事件描述】某员工在外出差期间,利用宾馆局域网上网,共享了存有公司保密文档的文件夹,但未设置共享口令。此事被宾馆其他人员发现,并及时向公司报告,避免了保密文档的外流。
【违规等级】四级
【事件点评】幸好及时发现,没有给公司造成损失,否则三级违规就不可避免了!每位员工都应注意,在设置了计算机密码的同时,还千万不要忘记离开座位时及时锁定电脑。设置了密码但没有启用密码锁定的电脑就如同于保密柜虽然配备了锁头但把锁头丢在一旁,对于盗贼而言,密码或锁头都如同虚设。另外还要注意,员工在出差时如需通过网络传递电子件形式的保密资料必须加密后才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送,在传送时要设置回执,如因技术原因无法设置回执时,则应该做好传送记录。现在很多宾馆都有上网的专线,员工在宾馆上网要注意取消计算机内所有的文件共享。通过宾馆的专线发送邮件时,一定要对发送的文件在本地进行加密后才发送。计算机自身的安全防护措施也要配置好,比如安装个人防火墙软件、防病毒软件以及设置Administrator和硬盘口令等等。
7保留违规文档并逃避检查
【事件描述】2002年11月,在信息安全例行检查中,发现研发某员工在工作已完成交接后,未删除过去工作中涉及到的大量保密文档,并以更改后缀的方式保留以逃避检查。
【违规等级】三级
【事件点评】这种更改后缀,有意逃避信息安全检查的行为实在是比较恶劣,也体现了该员工的人品素质比较差。幸运的是没有给公司造成损失,否则信息安全一级违规、辞退或司法机关处理也不为过。奉劝那些打公司注意的少数人,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想清楚仅因一时贪念而影响了个人前途是否值得?
8私自外发公司保密信息
【事件描述】2006年初,国际营销系统某海外机构某员工未经批准,通过多方渠道获取公司的一些产品价格清单通过E-Mail外发给外部人员,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违规等级】一级,辞退
【事件描述】2005年6月,全球技术服务部,违规将绝密文件发给没有与我方签订保密协议的第三方工程师。
【违规等级】二级
【事件描述】2005年12月,内部服务管理部某员工未经公司批准,将项目招标文件及相关附件清单通过E-mail发送至个人外部邮箱。后来还发现此员工多次私自通过E-mail将公司相关主管及秘书通讯录、我司认证的相关供应商信息以及工程文件发送至公司外部其朋友邮箱。
【违规等级】二级
【事件描述】国内营销部员工刘某将公司电话号码查询数据库复制后,发往公司外部同学的邮箱,以方便其同学的夫人向公司员工进行房地产推销。
【违规等级】三级
【事件点评】保密信息外泄占公司员工信息安全违规的一个很大比例。少数员工存在侥幸心理,为一时贪念就铤而走险,有意触犯公司的信息安全高压线,以为可以逃脱公司的检查和审计,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总有一天他们要为自己的贪婪付出惨痛代价。也存在很多员工,无意间就违反了公司的信息安全规定。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安全意识低,安全知识匮乏等造成的。还请这些员工多多关注公司的信息安全制度流程,培养信息安全意识。针对上述的几个案例,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在与合作方合作期间,接口部门千万不要忘记与他们签署保密协议。这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员工个人工作负责。但即使是签署了保密协议,员工也不能随意将公司的保密文件发送给合作方,必须经过业务部门主管批准才可以。
(2)因工作需要发送涉密文档,须经过信息所有人批准之后才可外发,发送的时候要先给文档加密。
(3)不仅公司的产品相关文档需要保密,公司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工作职责、部门结构以及电话号码信息等类文档,都是重要的信息资产,未经批准,都是禁止外发的。
9私自记录并使用他人Proxy帐号
【事件描述】2006年2月,研发某员工A在帮助员B工配置Proxy帐号时私自记下了该员工的帐号密码,并通过该帐号上传公司内部保密资料到外部邮箱,当即被公司网络安全部查获。
【违规等级】二级
【事件点评】这种盗取他人帐号的行为足以显示员工A的人品素质存在问题。现在这个信息化社会里,非法使用他人帐号就相当于冒用他人身份。任何人都不会希望别人用自己的身份去做坏事。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帐号,不要被他人盗用;另一方面,由人及己,也不要做擅自使用他人帐号这种不诚信的事。
10发送工作无关邮件
【事件1描述】02年3、4月间,部分员工在公司网上传播一篇工作无关的Notes邮件。经查明,先后有225人参与了该邮件的发送或转发。
【违规等级】二级
【事件2描述】05年,某员工用一大群组发送内容为租房信息的Notes邮件。邮件发送后又有多人直接对所有收件人进行回复,导致多名员工收到多封工作无关邮件。
【违规等级】三级
【事件3描述】06年2月,某员工利用Notes发送内容为含“2天内把该信息转发给20人,幸运就会降临;反之则有厄运降临”的连环垃圾邮件,导致邮件迅速在公司网络中传播。
【违规等级】二级
【事件点评】某些利用公司网络资源发送的工作无关连环邮件,不但浪费公司的IT资源,也浪费收件人的时间。甚至有些工作无关邮件收件成员中包含了很多公司海外网络条件比较差地区的海外员工,收这些垃圾邮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的正常工作。如果将这些浪费的资源和时间的成本转换为金钱,可是一个大数目。对公司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浪费!还请每位员工专注本职工作,连环垃圾邮件切莫发。
11有意利用系统漏洞
【事件描述】公司某员工,于2006年将朋友发至其E-mail邮箱中的团购公告绕过正常审批程序直接在Notes数据库“行政服务之窗”上发布,为其朋友进行广告宣传,且故意虚构发布人信息。网络安全部于当天下午两点三十分收到员工举报,仅用半个小时便查明事件真相,随即对员工的非法操作行为进行了处理。
【违规等级】一级
【事件点评】这种有意利用公司IT系统漏洞的行为,无论产生的后果是否严重都是应该严惩的。作为公司的员工,我们应该保护公司的利益,一旦发现了流程或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进行弥补,断不可利用其为己牟利。
12私设论坛发表恶劣言论被除名
【事件描述】2005年10月,供应链某员工,利用工作时间登录公司内部Notes邮箱私设论坛,并多次发布极其恶劣的辱骂性话语。
【违规等级】一级,辞退。
【事件点评】公司IT资源只能用于工作需要,利用公司网络资源私设论坛,并多次发布极其恶劣的辱骂性话语,不但浪费IT资源,还在公司范围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13门禁尾随不以为意,引狼入室埋下祸根
【事件描述】2004年12月,供应链管理部电装部某员工因当晚有培训,经由厂房三楼门禁进入实验楼。在刷开进入实验楼的门禁时,有一名佩戴临时通行证(无门禁卡)的外协员工尾随其进入了实验楼办公区,该员工未在意,更未过问。在随后的一个小时内,该名外协员工在实验楼利用工具盗窃办公电脑软件标签十余张。后经严密布控,嫌疑人于再次潜入作案时被当场抓获。
【违规等级】三级
【事件点评】该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导致被窃贼利用。公司规定,非工作需要不得引领无权限人员进入非授权门禁区域。虽然该员工行为无意,但客观上为该外协员工盗窃电脑标签提供了便利,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是他必须承担的。
14在办公区拨号上网处罚案例
【事件描述】技术支援部某员工,在驻外某研究所办公场所私自拨号上网。自2003年5月21日至6月20日,累计拨号上网看新闻等内容34次、301分钟,给公司的网络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也严重浪费了公司的资源。
【违规等级】三级
【事件点评】尽管公司三令五申:未经批准严禁在办公场所拨号上网,但仍有少数人置若罔闻。要知道在办公区拨号上网不仅浪费公司的资源、影响正常业务,更可能将黑客、病毒、木马以及间谍软件通过网络传播到公司来,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员工,很有可能对公司某个区域的网络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15私自将公司便携借给合作方使用
【事件描述】2006年1月,全球技术服务部某员工违规将便携机借给合作方员工使用,合作方员工利用上班时间上QQ传递工作所需文件;并且未经审批在机房使用移动存储设备给用户拷贝相关用户文档或版本文件;
【违规等级】二级
【事件点评】便携机上保存有很多工作相关的文档,自己可能司空见惯,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其他人拿到可就不一定了,外界的信息战正打得轰轰烈烈呢。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家都需要从细节做起,自觉保护信息和资料,打下来的粮食才能有保障。
16私自收集资料并外发
【事件描述】2005年6月,光网络某员工非法大量收集部门培训资料、典型案例和开发规范,更改文件名后,私自通过E-mail加密发送到外部邮箱。
【违规等级】一级,辞退。
【事件点评】根据工作相关原则,非法收集大量文档本身就已经是被禁止的,而在发送之前更改文件名,则明显是动机不良,想要掩人耳目。如果真是因为工作所需,领导批准之后光明正大的发送不可以吗?文档流失出公司,受到损害的可是所有员工的利益。请千万要三思而后行啊!
17离职前盗取机密文档,离职后公开发售
【事件描述】某外研所员工两名员工A和B于2001年前后离职,在离职之前,两人串通,由A利用职务之便通过B的计算机USB口,将某产品代码利用移动硬盘拷贝带出。当时,公司正开始启动计算机加封USB口并口的保密措施,外研所也是于2002年初对所有计算机进行端口加封的,两人正是利用了当时USB口没加封这一安全漏洞。两人离职后,A将从公司带出的这些代码拷贝给了B。2003年B又重新应聘回公司工作,7月将这些代码在网站上发帖子进行了出售,被公司员工发现举报,公安机关经侦查核实后将两人依法拘留
【违规等级】一级,辞退,并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事件点评】“君子求财,取之有道”。象B这样通过损害公司和其他大多数员工利益,以谋求私利的做法,最终只能以他自毁前程的悲剧收场。A窃取公司代码,拷贝给B,后被B(未告之A)出卖,再次验证“伸手必捉”的古训。每个员工都与公司签署的保密协议,在办理离职手续时,也有相应的保密规定的约定。对于在公司里获得的文档,在离职前必须全部移交,是绝对不允许带出公司的。这里包括任何形式的任何文档资料,即使是公司内部公开的培训资料、管理规定等,也是不允许带出的。